18岁进厂,罗垂龙就被百变的模具“俘获”,在制模之路上,一干就是24年。
从普工到技工,没有底子,他就拜师学艺。知道东莞有更新的制模技术,他背上行囊跨城取经。工友下班休息娱乐,他下班自学电脑画图、设计模具。
近三年时间,他辗转东莞几大行业龙头企业“偷师进修”,再带着连续模设计制作技术回到南海,为企业攻克难关、降本增效。
爱一行,干一行,精一行。广东宇亮照明模具部经理罗垂龙用热爱与坚持,把兴趣干成了事业。
一、在工作中找到“一生所爱”从此他有了追求
罗垂龙没有想到,他会在离家近500公里的南海丹灶,安家落户。
24年前,刚满18岁的罗垂龙,就跟着老乡一起,从江西赣州来到了南海打工。第一份工作,是在香港老板开的一家灯饰厂做生产工。他对南海的初印象,是路很小,工厂附近还有不少的稻田。
那时他是迷惘的。几个月后,他被公司调到仓库管理模具。在这里,他遇到了“一生所爱”。“看着原料从一个个平板,变成各种各样的模具,就像变形金刚一样,很有意思。”罗垂龙说,还有一个更现实的考虑,就是模具设计制造毕竟是门技术活,有一门手艺,未来的收入也会更加稳定。
有了目标后,他向公司申请,调到模具车间,从学徒做起,用了两年多的时间,苦练基本功。第三年,他晋级为普师,有了新的目标。
当时的佛山,模具主要以单冲模为主。从工友交流中,罗垂龙得知,东莞的模具设计制作已经采用连续模。简单来说,单冲模就是一个产品,如果需要3道工序,采用单冲模生产,就需要3个操作人,用3个模具、3台设备才能完成制作。而连续模通过各工序模具的有机组合,同样的产品,只需要1个人操作1个模具,1台设备,就能完成制作。
这意味着,掌握连续模的设计制作技术,就掌握了降本增效的钥匙。罗垂龙心动了。
二、背起行囊跨城取经,他在这里学会连续模技术
没有过多的犹豫,很快罗垂龙就打包行李,奔赴东莞。
在那里,他先是在老本行,一家灯饰厂里做模具师傅。上手后,开始跨行业“偷师进修”。上班时,他专心工作,边做边学,向其他师傅取经。下班后,工友休息、娱乐,他琢磨连续模怎么设计更稳定——这也是连续模设计制作的难点。
以一个金属盖子的生产过程为例,需要将先开料切出合适的尺寸,再通过拉伸模具拉出想要的外形,切除余料。如果产品有孔,还需要穿孔。这个冲压加工变形的过程,需要4个模具合力完成。
而当4个模具组合到一个连续模中,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加复杂,带料的稳定性是重中之重。因为设备一旦开工,如果送料不稳定,就容易出废品。
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与复盘中,罗垂龙缓慢又稳定地进步着。为了提高模具设计的精确度,他给自己买了电脑和书籍,开始自学电脑画图,在电脑上设计模具。遇到自己怎么也搞不清楚的地方,再向厂里的工程师请教。
从一窍不通入行到学有所成独当一面,罗垂龙用了将近6年的时间。虽然东莞很好,待遇更高,但南海,是他离开家乡之后的第一个落脚点。那里有更多的老乡,更深的情感。他想,他该回去了。
三、技术攻关与多项专利,制模达人为企业降本增效
离开2年后,罗垂龙带着连续模的设计制作技术,再一次回到南海。
一个模具车间,3个模具师傅,各带着2到3个不等的徒弟,他是其中唯一一个掌握连续模设计制造技术的。他一边带徒弟,教学相长,一边积累管理经验,并凭借着这手技术,帮助厂里在效率不变甚至有所提升的情况下,节约大量人力、物力,降低成本。2年后,他被提升为模具主管。
直到一次朋友聚会,经同行友人介绍,他在2013年入职位于丹灶的广东宇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模具部主官。
在这里,罗垂龙继续保持了钻研的劲头。11年内,他在宇亮设计研发的LED产品模具数都数不清,其中3项申请了发明专利,下证1项;3项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,全部下证。主导或助力完成技术攻关18项,培养出30多位研发设计人员。这些,都为企业带来肉眼可见的经济效益。
以一个LED产品配件的连续模开发为例,原本这一产品,宇亮需要11道工序、11个操作工来完成。罗垂龙主持研发出该产品的连续模后,仅需要1个操作工、1个冲床就可搞定。
又如前两年企业曾经接下的一单外贸不锈钢拉伸件,正值模具部满负荷运转,就外包给其他工厂制作。谁料3个月过去,产品模具还是没能做出来。眼看交付期将至,工作档期空下来的罗垂龙重新接手,花了45天做出了模具,开始生产商品。
由于表现出色,2015年,罗垂龙升任模具部经理。一直到现在,他也坚持通过学习保持对行业动态的了解,和对先进技术、设备的敏感度。这是他的兴趣,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。